引用:因为昨天随手发了一个针对“如何考察候选人运用 AI 的能力”的问题,有朋友希望我作为面试官多分享一些面试AI的问题。我虽然没有 AI 类专业面试经验,但如果只是考察“运用 AI”的能力,还是有方法的。以下是在我给 chatGPT 后投喂我的答案后,和 chatGPT 共同生成的内容。我精选了十个问题,供各位参考,至于答案嘛,我想各位也可以从 AI 中得到,我就不继续生成了。
问题1.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 AI 输出或错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考察点:
- AI 使用经验与实操深度:是否有足够的使用频率和积累,经历过多样化的 AI 输出。
- 反思与学习能力:是否能从错误或惊喜输出中总结经验,形成方法论。
- 问题识别与解决能力:是否具备分析异常结果背后的原因和模型局限性的能力。
问题2. 你为什么选择会员版?与免费版相比,哪些功能最有价值?
考察点:
- 产品功能敏感度:是否清楚会员版的核心功能和差异化价值。
- 价值判断与 ROI 评估:是否能基于成本与收益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服务。
- 用户体验视角:是否能从用户需求角度说明哪些功能真正提升了工作或学习效率。
问题3.请描述一次你用 AI 解决问题的完整案例。
考察点:
- 全流程实战能力:是否有明确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AI 应用及结果落地的经验。
- 项目管理与思维逻辑:是否能结构化讲述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路径。
- 效果评估与复盘能力:是否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有改进思考。
问题4. 在什么场景下你会想到用 AI 解决问题?
考察点:
- 业务场景敏感度:是否能准确识别适合使用 AI 的业务或学习场景。
- 问题解决思维:是否将 AI 视为工具而非目的,能灵活将其应用于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解决。
- 创新与探索意识:是否善于发掘 AI 的潜力并探索新场景。
问题5. 你通常如何调整 Prompt 来优化 AI 输出?有没有什么秘诀?
考察点:
- Prompt 工程能力:是否了解如何通过提示语结构优化输出效果。
- 调优方法与实验精神:是否具备快速试错与反馈循环的意识。
- 独家经验与技巧:是否有基于实践总结出的 Prompt 模板或套路。
问题6. 如果用 AI 生成个人简历,你会如何设计 Prompt 来突出优势?
考察点:
- Prompt 设计能力:是否能基于目标(如真实、突出亮点)设计高效 Prompt。
- 自我认知与表达能力:是否能精准提炼自身优势并引导 AI 输出符合预期的内容。
- 内容优化意识:是否有多轮迭代和调整 Prompt 以提升生成内容质量的意识。
问题7. 你是否尝试过与 AI 进行“对话式辩论”?这种方式对创意思考或业务决策有什么启示?
考察点:
- 创新互动思维:是否有将 AI 作为对话与头脑风暴工具的探索经验。
-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是否能在辩论中提出假设、反驳观点并检验 AI 的推理能力。
- 业务决策辅助能力:是否能从 AI 的多角度回答中获得启发,助力业务创意思考或策略选择。
问题8. 你如何验证 AI 输出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在什么情况下会质疑 AI 的结果?
考察点:
- 批判性思维与判断力:是否具备对 AI 生成内容进行甄别和验证的能力。
- 验证方法与实践经验:是否有通过多渠道对比、数据校验或上下文分析验证结果的实践方法。
- 风险意识与应用场景:是否了解哪些场景下 AI 误导性输出可能带来风险,并有对应的预防措施。
问题9. 假如你拥有无限额度的 AI 资源,最想实现什么功能?这个构想背后的商业或技术逻辑是什么?
考察点:
- 创新思维与宏观视野:是否具备前瞻性的创新构想与业务洞察力。
- 商业逻辑与技术可行性:是否能从市场需求或技术趋势出发,阐述构想的价值与可实现路径。
- 资源配置与利用能力:是否能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创造价值,而非仅仅空想。
问题10. 请描述一次你用反向提示测试 AI 的经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考察点:
- AI 模型边界探索能力:是否有挑战 AI 极限或测试模型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实践。
- 逆向思维与批判性思考:是否能通过反向提示挖掘模型在逻辑、常识或偏见方面的缺陷。
- 安全意识与风险认知:是否具备对 AI 风险和输出可信度的敏感度,并了解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各位参考,如果你有好的答案,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哟!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