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得闲给女儿看看大海,虽然厦门还在下着小雨。
[wooslider slider_type=”attachments” limit=”7″ size=”full” thumbnails=”default”]
抽空得闲给女儿看看大海,虽然厦门还在下着小雨。
[wooslider slider_type=”attachments” limit=”7″ size=”full” thumbnails=”default”]
记录一下,在TANG已经一周年了。
2014年4月9日,由UX fellows大力支持的 UX Poland 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整个会议为期三天。UX Poland已邀请到来自全球各地的UX行业精英与顶级专家:Indi Young、Jeff Parks、Michael Woermann、Patryk Strzelewicz、Andrea Resmini、Natalia Weimann-Guardia、Kamil Adamczyk、Chris Avore、Matt Lee、Christian Hertlein等,他们均将出席并带来更多精彩分享和交流。
UX fellows官网 http://www.uxfellows.com/
UX Poland官网 http://www.uxpoland.com
[box type=”info”]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周刊,其中我作为TANG的领域负责人接受了采访。[/box]
对于没有什么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来说,“官网”这个概念经常会显得很鸡肋。它们大多数用来做各种各样的信息展示,全球公司数量浩瀚如星,网页设计的质量也不一而足,但总体而言,它们都是在做单向表达。
然而越来越多的公司打破常规。如果你登录耐克的 Nike+ 页面,你不太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公司官方网站,你会发现它的形态更接近于一个论坛。页面最上方的右上角有用户登录的入口,而页面的核心是“最新 Nike+ 活动”,下面块状的窗口实时显现全球 Nike+ 用户累积完成的目标、获得的成就以及跑过的公里数。还有一个细条滚动着 NikeFuel 的总数,旁边说,“请加入 Nike+ 社群”。
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了吗?你被纳入到了一个 Nike+ 的语境之中,使用它们的词汇,进入他们关心的事物。当然这仅仅对于 Nike+ 的潜在受众有效,但就是针对这样一个人群,在他们打开网站的那一瞬间,耐克公司试图传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被完整表达出来,而用户完全不会感觉到被动接受了什么。
再来看看小米的官网,这基本就是一个电商网站。假设有一个完全不了解小米公司和产品的人登录它,不会认为背后的运营者是一个手机公司。但它和普通的电商网站又有不同,在导航栏上,你会发现类似于 MIUI 和社区这样的入口。
这是小米公司让粉丝讨论小米的地方。或许还有人对小米催生的文化感到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连续两个星期坐在电脑前吃着盒饭抢小米手机对大部分年轻人是一件很好理解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网成为了小米的销售渠道和终端,它们让一大批用户坐在电脑前“比人品”,仅仅是为了获得限量发售的产品─这件事在早期的官网设计者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借用一个已经被互联网熟用到任何地方的概念─其实在 Web 2.0 时代,大多数官网仍然停留在 Web 1.0 的状态。也就是说,除了单向信息传达以外并没有太多的诉求。
最好的例子是苹果公司的官网。苹果始终是一个产品制造和销售公司。当人们讨论苹果网站的时候,往往提及到它精美简洁的设计,一如它的产品。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功能,你会发现展示就是最重要的功能。苹果网站带来的意义并不在于功能,而在于如何让信息的价值最大化。是的,它们很明白如何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产品设计直指用户的内心,也很明白如何让一个视频讲述一段故事,甚至让整个网站成为整个公司文化的完美表述。
(更多…)
当心理学家试图去理解人类心理活动时,通常会得出一个令人瞠目的结论:人们作决定时,经常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没有用意识去思考这件事。比如,当我们在选举时决定给谁投票、购物时买什么东西、选择去哪里度假,以及其他许多事情时,潜意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潜意识到底是怎样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著名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潜意识的力量。在这个实验中,一组模拟选民需要通过网站上美国各州州长及参议员候选人的面部肖像,来判断这些人中,谁更适合出任相应的职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候选人与模拟选民生活在不同的州,模拟选民对候选人几乎毫无了解,但他们必须在快速看一眼照片后迅速作出判断。实验的结果令人惊讶,模拟选民的投票和这些州真实的选举结果惊人地一致。模拟选民仅仅通过对候选人肖像的短暂一瞥,竟然成功预测了三分之二的选举结果,不得不让人感叹潜意识的力量。
那么,潜意识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探索了100多年。早在19世纪未,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揭示了人类的潜意识过程。他提出,意识属于理性思考的范畴,而情感和潜意识则是非理性的。今天,认知心理学家重塑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再极端地将意识和潜意识进行这样的两极分化,而偏向于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变化的过程。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从古至今,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都可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从石器时代狩猎体形庞大的野兽,到中世纪骑士间的马上决斗,一直到今天金融投资人算计如何从瞬息万变的股市中获利。
(更多…)
© 2025 Xiaoxiao’s Weblo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