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微博,博客就荒了,决心还是拾起来。也想把隐藏内容放出来,也想把内容集中在设计上,也想这样那样,反正想的很多。
- 最近在看《裸婚时代》,感觉还不错,文章这个小男人在创作和表演上越来越好了。抛开整个社会对于婚姻压力,觉得更多的还是缺乏信仰,可能比“裸婚时代”、“物欲时代”更悲剧。
- 先前在香港看到无数的iPhone4在大街小巷,现在在深圳,也可以随处可见了。目前遇到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拿着近5000块的手机,舍得花几百元钱买个牛逼闪闪的套,舍得花近百元的钱买个高级贴膜,但却舍不得花7元钱买一个应用程序。尽管花钱买App是个人的事情,在这儿我还是要呼吁各位做设计的设计师朋友,如果你是iPhone的用户,尽可能的去花钱买一个你喜欢的App吧,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需要自己来支持的。
- 没什么好写了,来看看Lucy吧,小家伙现在已经长大了,嘿,淡定吧。
-
我的咕叽咕叽20110703
-
近来的几件事
再不动手这个博客好像就荒废了,其实我还在,只是这段时间很忙。
1.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祝大家青年节快乐。猛然的发现,已经不再年青。家里有了孩子,公司有了团队,各种责任都来了。但,依然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梦想还在,激情尚存。
2. GF2玩了几个月了。大致总结一下心得:一必须要有一台单反相机或好的镜头。二是发现网络上好看,漂亮的照片,大多不是经过一次性拍成,或偶然天成,都是经过用心思量,多角度深度和后期PS的结果。三是好的照片在构图、光的运用、彩色上非常成熟或是有独特的地方,比如流行的日系小清新、比如instagram对色彩的傻瓜化。四是要有一颗好奇的心,能够捕捉到不一样的视角。详细的心得后面发,拍出好的片子,其实也不难。
2. 上个月受广东工业大学的邀请,和广工数媒系的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但愿三个小时的交流能带给大家一些有用的信息。另外,此次的交流完全是无偿的,更多的是和同学们做FAQ。后面看到了大黑的记录,还是比较欣慰,同学们都听懂了。最后是大家合影,期待广工出现更多的人才。
-
我的咕叽咕叽2011.03.27
- 这段时间花在微博的时间很多,发现还是比较容易上瘾,像腾讯微博互动的很快。一个回复和评论,马上QQ弹出Tips就可以看得了。唯一感觉最大的是,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思考一些东西。碎片的信息太多,想好好思考一些问题必须记录下来。
- Lucy越来越懂事了,现在可以说“爸爸”、“妈妈”、“爷爷”、“婆婆”、“谢谢”、“鞋啊”、“阿姨”、“拜拜”、“派派”这些词。而在理解力上,基本上可以听懂大人的话了,有意识教她一些词的时候,Lucy会有意识的学。最喜欢的是翻家里的书和玩Ipad。
- 王志勇是一个在深圳的博客好友,近两年他一直在关注外星生命,有些观点我很难苟同。但他说“多数人不是在为理想而奋斗,而是在为提高个人生活品质、为了金钱而奋斗”的时候,我非常赞同。和很多人聊为什么要离开现在的公司,得到的答案无非是没有激情、待遇太少、平台或流程不好、想换个环境等等原因,其实这个问题老罗总结的很好:薪水与职位。从业十年,很多人出入公司,来了又走了,我看到更多的原因是在岗的时候没有全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如果想要提升老罗提到的那两个原因,首先是要全力做好现在的事情,重要的它是你喜欢的事情,或是,你的理想。
-
我的咕叽咕叽20110124
- 年终了,系统、部门、小组连续开了几个年会,没中一个奖,但组里的一个MM,居然连续中了三次奖,不得不佩服运气。
- 深圳有个哥们说了这样一句话,非常赞同,他讲:“我一直坚信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的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宅,不去了解房价行情,经常性地窝在自己家里上网。导致错失买房时机……”
- 在Cydia找到好用的软件Displayout,发现付钱后才看到BigBoss的源连不上,下载不了软件。郁闷之极发了个邮件问了下作者,没想到人家老外二话不说,连确认身份都不确认,直接打了个包发了个过来。将心比心啊!
- 经同事不断地推荐,读完了有名的《明朝那些事儿(1)》。整体感觉不错的,从我的角度看,不错的理由有两个:一、可用性是王道。用那种没有生气的语气来写历史,不如用大白话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二、更多吸引的人是作者在一段历史中引入了评论与总结,这种通俗的评价,虽略显野史的味道,但总归代表了草根。
- 参加了有名的TED在广州举办第二次的TEDx大会,TED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会议中整合了广州当地的有价值的东西,与其谈“hack the game”,不如说整个会议中都充满了创新的味道。TED是个好东西,但发现也在走偏,如HK的那个活动,并不是在“hack the game”,如果说是Hack,这个Game真的是太大太大了。
- 发现自己花在微博上的时间有些多了,需要调整。但本身很多信息是有用的,但很难找到。
-
2010年总结
2010年就这么的过去了,必然要回顾也是必然要写的。分了几个部分,开始了:
关于博客
基本上来说是在2010年荒废了整个博客,其中在内容停滞与主机更换的影响下,流量下降到每日300多IP。庆幸的是,订阅数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真的是要感谢这些订阅的朋友,还一如继往的支持这个博客没有退订掉。2010年我没有给这个博客给予更多的时间,有一部分写的东西也暂时Private,或许是自己思考的东西多了而忽略了分享。总之,2010年的博客做的不好。
现在看到的博客是:使用了MediaTemple主机,有少许调整过的Canvas主题,增加了新用户请进的页面。作为一个正版支持者,前两者都是付费产品。同时给博客增加了两个分类:育儿与职场生涯。希望在2011年多记录一些育儿的经验给朋友们参考;另外,想多写一些职场上的感悟,能给到初入职场的同学们学习。
关于团队
带团队快两年了,深感在一个管理岗位的不容易,也更多的感觉到责任和挑战。TeamLeader中的Lead,含义很多。团队在年中的时候一位同学转入其它角色,看到他还能在坚持使用GTD,深感欣慰。今年团队成员扩张了一倍,看到新同学快速的成长,不断的思考,很开心。也因为扩张,团队成员中出现了88年的小同事,有时候会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老了。2011年,希望团队快速的成长,蜕变。希望自己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到团队,让大家在项目中深感成就。
关于网络付费
列一下今年在网络上所花钱的东东。Google企业版一年、MobileMe一年、Ipad一个、Apple Store软件《奇迹背单词》《iDaily Pro》《RssPlayer》《第一财经周刊》一年、客户端软件《Bulkr》《FlashFXP》、Flickr续费两年、Win7旗舰版、Office2010专业版、4个域名及主机续费、博客主题《Canvas》、Kindle软件《Scrabble》、Kindle订阅《Times》一年、《Shanghai Daily》一个月。
关于自己
2010年上半年的工作时休息的不好,有一半是来自孩子的原因,也有一半是来缘于自己,没有调整好。GTD系统打乱了,Molenskine的本子浪费了一本,很可惜,也是2010年最可惜的一件事,2011年不再买了。2010年中间的时候找到了一些方向并随之努力,年尾的时候很紧张,各个项目准备的差不多了,2011年一定是战斗的一年。2009年初离开CDC加入拍拍,2010年再随组织到ISD。各种的理论与实践验证,螺旋式的上升,不断的改变自己对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的认知,在工作的理解度上,2010年得到了质的变化。在推动力上,略显不足,也是2011年要调整的地方。
思考与记忆。2010年大量的工作在思考上了,快速原型与思维导图的方式成了解决思考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式。在记忆力上提到了一些提升,比如可以记住一些电话号码和单词。不足的是,还没有形成习惯固定时间去记忆。
运动。年初的时候办了一张健身会的年卡,结果没有去几次。Q4的时候购买了一辆折叠自行车,希望每天活动一下锻炼锻炼身体。目前来讲,还算在坚持,天气太冷也骑不动。家里人希望我每天都骑,实际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会有加班的情况存在。
读书。算了一下,大约读了120本左右的电子书,20本左右的实体书。大约平均三天一本的速度,离去年的预期差了一些,在读一些较专业的书籍时,会慢一些。2010年大多数采用了吸收式阅读方式,并没有全盘去阅读每一本书的每一个字。对于书,今年的态度是来者不拒,更多是以吸收精华为主。推荐几本今年看过觉得比较喜欢的好书吧,设计类《Web Design for ROI》、战略管理类《思考的技术》、育儿类《育儿百科》、历史类《全球通史(上)》和《全球通史(下)》,还有《剑桥中国史》(这一套未读完,先推荐)、心理学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乌合之众》、口才类《首先,要学会说话》、创业类《Facebook效应》、杂志类《凤凰周刊》《美国科学人》《第一财经周刊》、《Times》。
关于业界活动
参加了《2010香港设计营商周》、第一次全程参加了《UCDChina深圳书友会》。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参加《首届交互设计日》。
关于家庭
有了第一个女儿,初为人父。真正的感觉到爸妈不容易,希望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其中Lucy的姥姥、奶奶、保姆、婕姥、爷爷分别在不同时间段来照看。Jamie很喜欢女儿,在一年的时光里,放弃了工作精心照料孩子。母爱永远是伟大的,感谢Jamie,我爱你。
感谢
感谢经理唐沐Thomas在前期给予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收获;感谢经理侯艳平FionaHau,教会了我如何在产品中思考设计;感谢领导Rayliu和Sunrise,不断的让我成长;最后,要感谢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是你们和我一起并肩作战。
关于2011年的计划,不在这里写了,把一切的计划都付诸现实,2011,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