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老从从深圳回去后,晚上带儿子玩的任务都交到了我的手里。我尽可能的晚上早一点回家,把Brooks带到附近的广场和他喜欢的地方去玩。现在这个时间,只要你稍不留神,小朋友就跑得飞快,不花点儿体力,还追不上他,跟着他一起満世界跑。但,这就是幸福吧!
-
Photo of the day 2018.11.14
-
Photo of the day 2018.11.13
我好奇什么时候这位小朋友也有要求拍照的要求了。不仅让你拍,还知道什么是糊了,什么没糊,越来越精了。
-
为什么会遗忘更改收货地址
同事告诉我,双十一的拍了商品后无法更改收货地址。简单问了下,原来是他在匆忙中拍下了商品,在收银台确认的环节,忘记了更改自己的收货地址。他表示,因为商品很多,只看商品了,没办法再看一眼收货地址。
双十一的逻辑在于以低价吸引大量用户购买,大部分的商品都会打折,于是人们购买的时候会优先观注选择的商品的属性,忽略了收货地址的更新。如果是在平时,收货地址大多数场景下都会进行确认,再调整。因为双十一的信息增加,占据了大脑,特别是商品价格和数量,这个模型会改变日常人们的购买模型:选择、确认、付款,因此,在选择和确认环节增加细节时,大脑会忽视一些信息。进而导致了出错。
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意识到这个购买模型有变化时,要留心检查每一步,即可。
-
Photo of the day 2018.11.12
来福士广场的老年广场舞,现在已经开始分不同的团队了。下图这张照片的老年人是跳伞舞的,随着音乐,跳得真欢。深圳越来越多涌入了老年人,城市有多元的文化,这才健康。另外一个问题是,老年人除了广场舞,没有别的娱乐活动了吗?
-
列一下这两周看的书吧
我决定在 DXD Morning Share 分享会上,以「讲解核心观点为主」的形式,给大家固定分享四本书,目前已经分享过两次。由于在这几年里,我算是保持了每天阅读一本书的习惯(专业类的要超一天),有一定的积累和理解;再则,我同时开通了知乎会员和得到听书会员,我尝试利用了开车上下班时间、洗碗做家务的时间、睡觉前的时间,再一次增加了阅读时间,在知识面上进了大幅的扩充。如果听完后有兴趣,我会再把这些书的电子版找到,再通读一遍。
看了不少书,我认为大多数书,核心观点只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我们没有必要采用逐字阅读的方式来通读整本书,这个方式适合一些精典书籍或专业书籍;如果你的阅读量够大,你的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会记住更多“不仅…而且…”这类句式),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更加轻松。
好了,开始罗列这些书的精彩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如果有时间,我想以更快的速度发布我的阅读分享。
-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这本书认为如果你想得到答案,必须要深度思考,而深度思考的方法就是「模型」+「动力机制」。[highlight]什么是「模型」,就是去除掉一件事情的花边,凝练出事情本质的逻辑路径;而「动力机制」,是构建模型的要素(维度)[/highlight]。本书的核心在于凝练能力与建模能力,如果想要找到本质,从这两个方面可以再次提升一次。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构建社会关系最重要是人的「表演」,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不同的「表演」,这种人与人相互的表演,构成了我们的这个社会。如果你想想,就会发现每个人、每天都在表演,每天都在演给别人看,这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吗?李小龙宗师不断提到:应该去「真实的自我表达」,而非表演。
- 《足球经济学》。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它用各种事实证明,足球是一门生意,足球是偶然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结构+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的结果;足球能不能成功,总归是一个俱乐部或国家长期实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多数球迷来讲,足球只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阅读过后,发现这世界上的事情,或许是偶然演变、或许是水到渠成。看透了这些,心境会更成熟一些。
- 《时机管理》。这本书从「时机」这个角度,来探寻你可以利用它来进行自我管理,比如人的情绪上午比下午更正向和积极,比如喝咖啡后20分钟才会有反馈,你可以利用这些时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本书列了不少这种类似的「时机」,我想找到自己的习惯和「时机」的知识点,更大于阅读此书。你要了解客观、了解你自己、你的环境,对于你的影响,而并不一定是时间管理或精力管理。也许,管理、本身就是动态的。
- 《把妹达人》。这本书我更多的了解了什么是 PUA,以及一些 PUA 组织非常黑暗的一面。PUA归根上来看,是心理学,它通过好奇陷阱、探索陷阱、着迷陷阱、摧毁陷阱、感情操控陷阱这些流程步骤,让一些女孩甘愿被TD(推倒),而后又无情被抛弃的一种「把妹艺术」。除了对这种人的行为报以憎恨,我更多想劝慰女性朋友,多多学习「心理学」;或者更简单一些,[highlight]对于「诱惑」先抛开心理层面的感受,找到「事实是什么」,就好。[/highlight]
- 《自下而上》。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一切好东西都演化而来」。本书很宏大,它并不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被某个人、某些组织「建立」起来的,或是人为影响的,这个世界其实是「演化」而来;作者列举了从宇宙到个人、从道德到科技等各个维度「演化」的例子。[highlight]这本书启发了我,让我知道这个世界是处在演化过程中,要理解事物,更应该重视日常的小事、小事件,它会影响整个世界(或你自己)的演化。[/highlight]
- 《敢问路在何方》。这本书是杨洁和王祟秋(夫)的合著,除了讲述《西游记》的艰辛历程和摄影过程,我更多的是想探寻杨洁为什么会成功。综合来看,我认为「追求梦想」、「叛逆性格」、「自我」、「意志强硬」的性格是杨洁成功的原因,比如不听劝告私自拍其它电影、52岁觉得不能施展能力提出离职(原文叫请调)、拍摄过程中听不得其它意见直接写信和当面顶撞台长,这些都是杨洁的不羁性格(我猜可能和其父影响有关)的表现。因为先阅读了《自下而上》,我想从历史的角度看,在那个年代如果换一个导演,也一样能够把《西游记》拍好。还有,《西游记》的拍摄提出方是:中央党委,它是一个国家行为。从这个角度看,一定是成功的。
好了,第一次先列这些,不知道订阅的用户会不会喜欢。如果你看到了,留个言让我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