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他们也很可怜,被东倒西歪的人放在这里?
-
Photo of the day 2023.10.9
-
对人不对事?
我有看到企业家李想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在工作中,之所以焦虑和痛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太关注事,而不关注人。……如果你眼里只有事,就只会关注得失成败,但是换个角度,你所有立场都是关注人的成长,那你天然就有了长期性的眼光。
这种角度非常有意思,他和我们常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是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了工作中的处事价值观。
虽然从高层管理者的角度,这或许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当基层管理在操作时,这种理念可能会遭遇挑战。因为这要求基层管理者需要平衡完成任务与关心员工的情感,这在实践中并不容易。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这种理念非常人性,可是如果遇到企业遭遇困境,需要裁员来争取下一个机会时,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场景未必适用了。
我认为,企业关注员工成长是一件好事,它代表了一种长期持续性的管理理念,但如果这家公司的规模不大,无法支撑员工的长期发展,那么反其道行之的“对人不对事”的理念,可能不太适合成为公司文化的核心部分。
-
感受就是摄影的一切
-
启发
我经常在观察一些事物的时候被启发。
比如多年前在广州北京路的电影院看《霍元甲》的时候,当主角和坏人打斗比武时,会感受到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也要练好“内功”,才能在以后“取胜”。
比如看到某一个同事工作的时候使用了某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方式时,心中窃喜,原来还可以这么干!于是受到启发,我又想到了另外一种新的方式。
比如我看到Kristen Webb Weight的提问方式很有意思,于是我利用chatGPT在她的基础上生成了更多有意思的问题,并用小程序把它们实现出来。妙不可言!
比如我看到罗振宇的这本《启发》时,我觉得我也可以写一些“启发”的事情,来保持自己那些被启发的瞬间感受。我更希望能把这些过程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我想每个人都会被自己观察过的事物所启发过,而被启发的过程,我笃定是来自自身的观察力和敏感。或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能保持观察,或提升敏感度,一样可以被启发。
-
Photo of the day 2023.10.8
已经被拆掉的中兴工业城,大部分的楼已经悄然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