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四位优秀的00后大学生聊了聊,出乎意料的好。他们除了惊人的知识量,和客观的自我认知,在这类问题上并给出了我当前满意的答案:正反馈,内驱力,目标感……最后附上我的观点,欢迎点击。
这几天,张雪峰老师上了热搜,他在直播中解答家长“关于考生报考志愿”的观点,我想多少是有点儿问题的。
如果把“报考专业”和“未来好找工作”划上等号,那就相当于在一开始把人定位在打工者的角色上,把“选择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等同于未来的幸福人生。很显然,这种回答可能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但它却是一种限制性的成长路径。它忽略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梦想和意愿,也没有考虑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事实上,张雪峰本人毕业后也没有从事他自己学习的“给排水专业”。
这一个月,我接受过两位家长的咨询,都是关于孩子的选择问题。我认为,拥有美好的人生,是个体知识(储备)极度放大的体现,而在学校的学习知识量仅仅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学会如何学习,懂得持续学习,可能比选择特定的专业更加重要。
互联网上似乎充斥着“选择比努力重要”的观点,可是现实中,很多人无法做出选择。知道如何选择,很难;知道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更难。而未来要如何选择,我也不知道,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拥有更好的人生,可是如果一个人尽了全力,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到更好,改变了他的现有状况,一样是成功,一样值得尊重。
人生很长,选择自己当前喜欢的事情,一样是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