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上周六的第四次群活动吧。这是继第一次“放电影活动”、第二次“爬山活动”、第三次“K歌活动”之后最正经的一次话题类活动。
首先是大家都很忙,我没把场地准备好、稍显匆忙,得和大家说个抱歉。又因为场地的问题引发了开始时间提前很多,大家措手不急的赶时间,好几个朋友迟到了。不过这个场地还行,以后可以长期租用了。
其次,总结一下活动吧。
其实这个活动,我不知道怎么就发起了,是群里哪位朋友提起的,或是我建议的,或是群活动负责人提出的,我也弄不明白了。总之、大概、或许、可能、也许……就是大家想见一下,想找我咨询一些问题。但事后看起来,效果还好,只是大部分的时间是我一个人在讲,这并不能锻练大家的思维或动手能力。
以后做活动,我想做的再有趣一些。
回顾的时候,我把参加活动的几位朋友写的总结看了一下。因为加了批注,朋友们说像老师在“批改作业”,很有意思。这些批注我放到文章末尾,请各自领取。写得最好的是Shawn,他以最快速度和高度的总结能力,完成了这一篇《10句忠告,送给年轻而焦虑的设计师》,欢迎各位点过去阅读。
朋友们的问题,大多围绕在职场上。比如我最熟悉的 UX 类话题,咨询话题,管理话题,反而比较少。其实大家的问题还是有深度的,我自己也做一个归纳,当作“职场策略”来写。
为什么我叫“策略”,是因为策略就是一种针对目标的计划,有了计划,才会接近目标。书中有说:“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但我会认为“计划”(或策略)才是人区别动物的根本标志。我的第一个策略是:
长期定位策略
和大家一样,我们都是普通人,初来一线城市打工,首先思考的问题,应该不是怎么找公司涨薪或如何提升专业的问题,应该先想想是否几年后还要留在这个城市生活的问题。结果上看,如果你的事业、家庭还不错,也应该是因为这个城市或公司提供了适合你的机会。
如果能从长期的角度看问题,自己对于工作、职场、专业、结婚、买房等问题的看法,就会是另外一种天地。也就是,开始想远一点,再来看自己如何才能(HMW)可以达到那个生活状态。古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是这个意思,但我们可以把这个反过来思考和倒推过程。
我有一个男同事,自己在结婚生子包括给孩子起名字时,受到家长的各种限制。问其原因,就是因为家长付了首期买了房,现在想自己做一些决定,就会显得不那么的“自由”。
当然这个是特例了,特别是针对男生朋友来说,应该通过对自己的长期定位策略,积累自己的经济基础,往后走的话,就会越来越顺心。第二个策略是:
底层逻辑策略
这个“策略”是由一位在甲方公司驻场的朋友引出来,我现在回想起来,是一种叫“底层逻辑”的问题。
乔布斯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我一直记得很清,他说: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这个话的后半段最有意思,他说设计关乎“how it works”。实际上,乔布斯就是在说“底层逻辑”的问题。你要把一个事情做好,你就要了解这个事情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运转的,你才能知道自己在这个事情的哪个环节,你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价值……关注底层逻辑,有些问题会豁然开朗。
如果你是在甲方公司驻场,理解自己的角色,理解自己在甲方公司中的作用,对自己的一些问题就会看得很清了。第三个策略是:
第三道门策略
这一个策略,可以看我写过的这一篇文章:《第三道门》一本对“可能性”探讨的励志书。
我把“第三道门”称之为一种策略,因为它提供了开启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当绞尽脑汁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时,把“第三道门”可以当作“策略”来使用。你要用力想想,到底还有哪道门,可以帮助你达到目标,你用尽全力了吗?
注意力策略
注意力目前被人认为是一种稀缺资源,是最最宝贵的财富。
“被注意到了,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是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
在此观点基础之上,要留意自己如何调整自己。如果想让别人(比如喜欢的人、比如老板、比如某家公司)注意到自己,要提前想想如何保证自己对外的表现。
工作中的表现有:在同事的沟通中、与同事开会过程、和老板的汇报中、给同事传递文档的过程中、在工作群中的发言、在邮件中的邮件回复……只要与其它人有交集的地方,都应该想想“注意力策略”。
因为你的“表现”,会吸引别人关注到你,可能“坏的表现”,也可能是“好的表现”……比如影响力、领导力等都由“注意力”而形成了一种对你的认知。有了机会,有了这种“被关注”而带来的自信心,个体的价值或商业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想想网红,也是运用了“注意力策略”,进而想出来各种吸引你关注的方法。
连接策略
这个策略好理解。
为什么提到这个老词儿,是因为“信息”的原因。信息是流动的,优质的信息不会主动靠你太近。像公司下个月要裁人,也只有一小部分人才知道。
这好比有一张蜘蛛网,大蜘蛛在正中心,如果你是一只小蜘蛛,想从蜘蛛网的一端到另一端,只有靠近大蜘蛛,才能尽快的到达另一端。你通过大蜘蛛,就是建立了一种连接。
“连接策略”的价值不在于你连接哪个“大蜘蛛”,而是要勇敢的迈出来第一步。
好了,以上是我针对周六活动做的一次归纳性总结。这些并不是很具体,以后再完善吧。
下面是批注,每个人写的都不尽相同,也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思考方向。嗯,以下不是“批改作业”,忽略我写的字,欢迎更多朋友下次来交流。
感谢你的阅读!也感谢“群花” Ada 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