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车载音频系统:电台收藏功能的全面分析

天哥,您好,我有个问题有些纠结,我在做一个车载收音机的收藏电台列表,当车子开到外地,之前收藏的地方电台会不可用。
1. 方案一是动态刷新收藏列表,收藏列表中画一条分割线,叫当前不可用电台,不可用的电台就会放到分割线下面 。但这个方案的问题是:用户熟悉的电台位置会变来变去,例如习惯点第三个电台听,但第二个不可用,第三个就变成第二个了。刷新频率之间也有时间间隔,造成不准确。
2. 方案二是不变位置,只是不可用的电台状态有个样式的变化。但产品又担心可能判断不准确,让用户觉得功能不牢靠。刷新频率之间也有时间间隔,造成不准确。 
3. 方案三是什么也不变化,用户点击后再提示电台不可用。这样点击的时候再判断,肯定准确。但是用户没办法提前知道。而且一般收藏都收藏一个地方的好几个电台,大概率用户一连点好几个都不可用。

公众号后台和群里有收到许多催更的消息,不仅是你们,家里人现在也开始问我为什么不更新了……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不是不更新了啊,别急别急。我先说说这个问题要用什么方法以及具体如何思考问题,以及最后分享一下这个方法论。

看似这类问题是关于如何改进“界面”的设计问题,但是,如果现在马上动手,就会把自己集中在界面的问题上了。要知道引发任何问题都有“因”,界面是功能的载体(没有功能就没有界面),功能是策略的体现(没有怎么做法就没有相应的功能),策略来自对问题的深度挖掘。

这类问题,应该先拆出一个一个细小问题,比如你不明白的词汇,你不懂的问题,你希望解决的问题,把它们一个一个列出来(无论在纸上或屏幕上都可以),一个一个想清楚或讨论清楚,如果你们是一个团队的话,可以采用一些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探索。开始探索时,最好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问题,最后挖掘到问题的问题,从而逐层解决问题。第一步就是由简到难,一步步解决就好

第二步是对问题进行分类。

分类有助于管理问题的类型和层次,针对提出的问题,(无论是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都要分类,包括不好分类的也分一分。有一些是基础功能问题,有一些是硬件问题,有一些是传输问题,有一些是软件问题,有一些设计问题,有一些可能是需求问题。分类的好处是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当你把这些不同层面的问题想明白后,再重新审视一遍你的问题,并进行复查,确保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周全。如果有更,再此进入分类中,从不同的层面思考。

最后,当你有一些结论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看,还有哪些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一并加入进来再解决。好了,以下是我的问题和思考过程,仅作为以问题引导。

一、直观问题:为什么“之前收藏的地方电台”在其他地方不可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了解电台不可用的原因。先看(你要做的)车载电台广播是通过无线电传输,还是5G传输?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它实际上会影响后面的设计策略,理解“对于解决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方式。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手机和车载系统的网络是互通的,手机可以收到任意城市的电台,那么如果我在B城市想听“之前收藏过A城市的地方电台”,那么在界面上可能不需要出现过多的交互……请尝试想象这个过程。

目前新势力造车都是5G接入,我听说是包月的流量,车载电台最多的还是调频,如果可以用5G接入,那么解决方式就可以走流量听调频电台。而这个地方也涉及到“服务模式”的变化,例如直接与蜻蜓FM等产品绑定就是一种解决方案。

总之,了解为什么不可用,是解决问题的最先要做的。当然你可能认为,这只是因为无线电传输的限制,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点只能优化交互界面,那么,我只能说这是狭隘的思考方式。因为对于新势力造车的信息整合而言,信息的流动远超过静止,而从信息流动的速度角度看,我们也必须要让收藏的电台“可以听”,可以无缝收听。你可以回顾远古时代,古代,近现代和现代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和使用量,再来定义未来的信息……或许理解这个可能稍有点复杂,可以后续再谈。

二、硬件问题:车载界面所依赖的硬件是什么?屏幕尺寸和位置如何影响设计?

因为我们在界面上表现交互,呈现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界面的硬件情况,硬件将直接影响交互和内容呈现。比如,我们要适配的车载屏幕(或硬件)支持触控,还是支持传统旋钮按钮,或是两者都支持?还是支持声音控制?还是支持手势控制?更或是支持面部控制?或是脑神经控制?(这里每一个都是一个知识点,可自行搜索)不同的硬件,对于不同的设计是不同的。这也会直接导致我们在什么硬件基础上设计,也就是设计的完整性问题,你再来尝试理解一下在“灵动岛”上做消息设计?

上面听起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吧,但未来用脑神经控制一个电台收藏起来,这应该不会太远,大概率只是值得不值得这么做的问题。这些对硬件的了解,虽然在这个项目上用不到,但也可以帮助你扩展更多的设计思路。

此外,还有一个是屏幕大小的和位置的问题。目前车载屏幕挺多,这些屏幕的大小和位置也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更为关键的是,在操作这个“收藏电台”功能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同位置的屏幕上布局(例如,如果有三个屏幕,是否需要在每个屏幕上都展示?)。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试想一下,将无法收听的A城市电台列表放在第二块或第三块辅助屏幕上,是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三、内容问题:探究广播电台音频及其“内容”定义

要定义车载广播音频的内容,就要先理解车载的音频系统,因为它们都是“声音”。

举例来说,当我们用钥匙打开车门时,声音交互便开始了。这种交互在普通轿车和豪华轿车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在一些高级车型中,从打开车门、坐上座椅、系安全带、启动发动机到起步、踩油门加速、过弯等等,你所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汽车行业中有一个职位叫做声音设计师(Sound Designer),他们专门负责汽车声音的设计,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我之前有引用一个和汽车声音有关的视频,你可以在我之前这个公众号里慢慢看,叫《AirPods 和 AirPods ² 的声音

现在你知道车内是有各种声音了吧?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定义广播这种音频?为或许你会说:一个是车内本身的声音,一个是车外的声音,一个是车载HMI的声音,一个是HMI内部一个软件的声音。至少你能看出来有从属关系,至少是先后关系,还是各自独立的关系。但这个和设计有什么影响呢?那我想说,这就是所谓的“关系设计”。如果你清楚这些声音之间的先后关系,那么在音量设计上也可以有所区别。例如,在启用车载电话功能时,广播电台的声音音量“逐渐降低”,关闭车载电话功能后,广播电台的声音音量“逐渐增强”。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内容问题”。既然内容以音频这种形式呈现,那么这种内容的封装格式是什么?我指的“封装格式”,可以理解为一种包含各种参数属性的信息。假设我们喜欢当地的三个ABC电台,A电台的属性是123,B电台的属性是348,C电台的属性是289,那么我们如何把它们封装起来?你可能会问,封装是什么,为什么要封装?那么我们想象一个场景,如果我在B城市,想听A城市的一个情感节目,如果我收藏了100个电台,怎么查找呢?

四、功能问题:重新审视“电台收藏”的功能定位

在功能划分上,“电台收藏”是属于核心功能吗?你肯定会说不是,我们都觉得不是。如果不是,那它应该属于功能的哪个层级?明确这一点将影响我们在该功能上的时间投入。

众所周知,产品“功能”是产品战略意图的体现,那么这个“车”的战略布局是如何的?我们假定小米公司新能源车的战略是“小而美”,那么“电台收藏”的功能是不是符合小米的战略?不是?至少不一定,从字面上看“电台收藏”功能未必就符合“小而美”的定位。那么,如何定位“电台收藏”的功能呢?

我们可以从传统车的“电台收藏”功能出发,思考为什么会有“电台”以及为什么会有“电台收藏”这个功能?因果关系会决定当前的处理方式。如果你观察传统车的功能,你会发现“电台”是受制于技术的产物,而电台的内容由服务商(广播电台)控制,由电台主持人DJ来播报。而传统汽车通过实体旋钮,旋转到特定广播的播段来定位,这便是“电台收藏”最早的手动查找方式。你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来想,收藏电台的本质是什么呢?查找、快速定位还是再次收听?好了,这个部分留给你思考了。

另外可以做一下简单的研究,分别问一下老车友,新车友,女性车友,以及要买车的车友,他们对电台收藏功能的需求程度。如果我们的用户认为这不是一个关键问题或痛点,那么在这个功能上投入过多时间可能不太值得。这里所说的“投入时间”,是指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哪个方案更好、或是否可以不做该功能。

五、功能问题:电台收藏场景考量和安全性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电台收藏功能可能更多地发生在驾驶过程中的收听时刻。因此,在设计该功能时,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需求,如静止和驾驶状态。可能还存在其他场景,但你需要分别定义出来,以帮助你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不同的设计策略。

例如,假设我的车辆没有接入5G网络,而是依赖车载天线。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需要在不同地点刷新电台信号。比如说,当我开车行驶到200米外时,我才能收听到香港的某个电台节目。尽管我可以将这个节目收藏起来,但如果没有开到200米外,仍然无法收听。

在解决安全性问题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驾驶过程中实现电台的收藏、再次打开和选择等操作,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对吧?

六、概念问题:如何理解车载系统的核心概念?

最后的灵魂问题,车载系统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不太理解,可以用“风格”,“规范”,“理念”,“原则”这样的词来想象,这款车整体的设计是怎么样。例如,如果某款车的设计原则是“优雅”,那么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也应该将这一因素纳入考虑,即选择更具“优雅”特点的方案。

你当然可以考虑“效率”,也可以考虑“安全”,但要知道,整体的核心概念决定了一切,它也是品牌的一部分。

最后说一下方法论。

实际上,这个方法来源于笛卡尔在《论方法》一书中阐述的四条规则。他认为,这套方法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让人逐渐习惯于更为明确地观察事物,并且这种方法甚至可以应用于其他研究领域。在此,我将直接列出书中的四条规则供大家参考。下面有一个购买链接,有兴趣的可以买一本读读,这本书不长,但读懂它也并不容易。

第一,凡是不了解的观点,我绝不将之当成是真的,也就是说,避免轻率地下判断还有先入为主,只相信在脑海里清楚明白地呈现出来的观点和完全不受怀疑的事物。

第二,把我要去研究的难题尽可能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逐步解决。

第三,理清我的思路,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步上升到最复杂的认识对象;对本身没有先后之分的事物,也分门别类和排序。

最后,检查每一处数据的完整性以及进行总体复查,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感谢各位的关注,也欢迎各位的提问!一键三连吧,谢谢!

© 2024 Xiaoxiao’s Weblo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