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深圳,我回顾一些自己2018年5月28日在“北京印心会”跟随史老师学习的东西,这其中包括史老师的意见、训练时的观察和自己的感受,分别记录如下:
关于移动。每一次的步法移动不应该随意,移动的时候应该让对手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而不是简单的去移动,或是毫无实战的移动。有压力感的步法移动更关乎“意识”,我过去的训练中,或许重在了招式的训练,忽略了实战意识。
关于进攻。并不需要特别的计划,这要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而这和之前了解到 JKD 的防御是“进攻性防御”,有些相近,一方面重在截击,一方面重在进攻,整个过程是变化的,随机的。抛弃掉进攻计划是最好的进攻。除此之外,对于进攻节奏性的把握,我没有训练过,以致于有多次被对手截击。现在腿还有些少许疼,但更反思的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包括“渐进间接攻击”完全忘了。
关于摆桩。摆桩的右手出了问题。我之前并未重视这个问题,而罗教练有教过。“放松握拳状”是截拳道的摆桩时右手的正确方式。这是在紧绷之前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平掌摊开状态。我以为这是初级学员的姿势,没有太关注,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会让进攻最后一时刻,握拳的速度比对手慢了一点。
关于出拳。出拳之前最重要的是放松,这不仅是大脑要放松,身体也要放松,这样才可以把身体全部的力量集中在一点上。我的问题在太过于看重了出拳的形式,忘记了应该以有原本的东西。比如直拳存在弧度,收拳的时候过于僵硬,侧踢时收的太慢。除此之外,想象攻击的着力点,是在对手的后面再远一点点的距离,会让力量更有穿透性。
关于热身。训练前不需要完全的热身,只需要简单的热身,因为在正式训练时候才会把身体的状态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关于训练的一个技巧。正确的练习一个动作之前,可以进行静力重复训练。比如直拳,可以把手顶在墙上,使用后脚跟用力做静力训练,让每一个招式有一个前期的状态准备,在正式练习之前就可以有一个正确的出击方式。这需要技巧,也需要想象物体、形式可以利用,更需要认真的观察和想象。对我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其它观点。10000小时对于成为专家并不重要,10000小时只能让你的“稳定性”更强,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想要成为“专家”,应该重视每一次训练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宗师李小龙原文:like boxing or fencing,JKD is a step by step process in which each maneuver must be repeated many times. Quality – not quantity. It’s better to know how to throw-five really good punches, than 20 lousy ones. so every time you throw a punch, put 100 percent into it.
这里宗师更加直接的说明了这一点,质量更加重要。认真感受、体会、训练每一次的动作,比重复很多次更重要。
最后,感谢史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也带团队,这对于我自身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真心感谢,谢谢史老师!
刘云天 2018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