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慧琴的8个问题

引言:高慧琴是我在2017年招聘的一名毕业生,今天挑选她来回答我的八个问题,是因为她是在我九年面试官生涯中,唯一一次没有按专业要求来招聘的一名交互设计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她甚至完全不懂设计。在和她工作一年多的经验上,我在她身上看到了非常多的闪光点,今天我想集中的挖出来,供给各位广大想从事UX行业的同学参考。目前高慧琴已经被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录取,继续从事交互设计的深造。

提醒1:全文7800字,长!你要有耐心

提醒2:可以先看看她的求职网站 www.gaoux.com

问题一:你专业是信息科学,为什么你会选择交互设计这个行业?你是怎么解决转行的问题?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论是选择回家乡考公务员,或者去一线城市做金融、人工智能或是交互设计,相信每个人对职业选择的考量,都有各自的原因,而我之选择交互设计,是因为个人经历及其带来的思考。

2016年4月,阿姆斯特丹的樱花刚刚过完盛开期,邻舍间不时有浅粉或雪白的花瓣轻轻飘落。走过街头,我的鞋底也经常会沾上不少。这时抵达荷兰已经有七个多月,慢慢适应了当地生活,海鲜烹饪也学会了一些。

温暖清新的海风吹过自由大学的校园,也将我的思绪带向远方。我在「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项目中攻读博士学位,目标是为询证医疗提供智能搜索引擎,而重心则放在算法开发上。

在到荷兰以前,我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读本科和硕士,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情报学。武大七年的时光仿佛匆匆过去,前几年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探索,而后期的研究则聚焦在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实证研究则选取图书馆的在线书目系统。

攻博的第一项任务,是为我的项目进行文献调研,以期了解同行对这一领域探索到了何种程度。结合之前在武大的研究,我发现:太多太多的用户,对于「如何高效地利用搜索引擎」依然知之甚少,哪怕他们聪慧高知如医学博士。

这一发现令我大为惊诧。此前,我在武大任信息素养协会主席,以「提升公众信息素养」为使命,举办搜索技巧讲座、搜索大赛等,尝试从「用户」的角度解决「不会用搜索引擎」的问题。但此刻,我心中却升起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教人去学着用搜索引擎,而不是教搜索引擎(机器/产品),让它们变得更好用?”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探索如何调整我的工作方向。在对询证医疗的智能搜索引擎进行系统设计时,我开始更多地考虑用户和用户情境,并针对相关的考量,对系统流程和用户界面进行改进。这样的探索给我带来莫大的快乐,但一个矛盾却慢慢浮出水面。

由于我是在计算机学院的人工智能系读博士,研究重点自然应放在技术开发上,而我带着「让产品变得更好用」的热情,无法遏制对用户体验进行思考的兴趣。这必然导致,这个项目已经不适合我的志向了。

我在网上调研了大量的「交互设计」类工作岗位,也同之前在阿里巴巴实习期间,认识的UED朋友、以及荷兰互联网行业的UX设计师交流,最终认为,若要致力于「让产品变得更好用」,那么「用户体验设计师」(或者「交互设计师」)则是最适合我的工作。

拜别荷兰的导师和研究组,我便回国进行转行的准备,此时已经7月了。在 Coursera 上修完 UC San Diego 的一门相关课程,同时读完UX领域的几本经典著作,把 Sketch、Flinto 和 Adobe Illustrator 的基本操作学会,我便开始制作求职简历和作品集。

9月中旬,在武汉参加完天哥代表金蝶进行的专业面试,幸运地收到录取offer,于是就开始了交互设计之旅。

都说「转行穷三年」,此话道出转行这件事的难度,也说明转行绝非一日之功。好在交互设计这个领域,目前仍有较大的需求量,再加上开设完全对口专业的大学也比较少,所以转行还是有许多机会。若要说转行时最关键的操作,我认为还是要尽快进一家公司,做相关的岗位,在实际的项目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问题二:我知道你是学霸,还能说粤语、德语、英语,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你的学习方法给大家?特别是如何自学设计相关知识的?我需要详细介绍:)

学霸不敢当,只不过是小时候父母管束得严格,在学习上花了比较多时间而已。在这里分享一些近几年学习设计的心得体会,相信各位朋友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秘籍。

首先谈谈学习的途径。做交互设计,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跟着Mentor,在实际的项目中学习(下文也会详细提到这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Mentor也有许多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不可能全天候、手把手地提供教学——那样的话,便需要自己额外下功夫学习了。

由于是转行来做设计,我便如饥似渴地寻求一些途径学习新知。如下是我选取的学习途径:

1.Coursera 平台上 UC San Diego 的 Interaction Design Specialization 系列课1:学习UX设计基本的理论知识

2.SkillShare 网站2: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3.Medium 网站中的相关博文3:学习前辈的经验,了解行业动态

4.阅读(我的豆瓣书单4和 GoodReads 书单5):比较系统、深入地理解一些「为什么」的问题

SkillShare几乎陪伴了我工作前两个月的每一天,因为它有手机app,可以下载离线视频,于是我用每天通勤的时间看视频。若是现在,选择就更多了,可以看 Udemy,Lynda 等。

其次是学习时的关注点——在我看来,学习一门知识,相比于「记得」,更须「理解」和「运用」。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各式各样,有些是UX方法,有些是软件的操作。这时我一般会优先去 YouTube 搜索,因为有图像、有音频,多种信息形式的刺激,往往能理解得更快。

而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技能弱点,我则会用便利贴记在自己住处的墙上,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例如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配色、排版方面总是做得磕磕碰碰,为此没有少被天哥提点。我把「配色」一事放在心中,从亚马逊买来一堆相关书籍,每天下班后便挑灯夜读。书籍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因为常听到天哥说日本人的视觉设计做得不错,所以我专挑日本人写的书,再根据评分一排序,选择排名高的买来看。

不知道读者朋友中在深圳的有多少。深圳南山区有一家不错的「设计图书馆」,其中不乏设计的高质量书籍,中外文都有。设计类的书一般比较贵,自己买来成本太高,而周末在图书馆待上一两个小时,亦是不错的学习方式。

最后谈谈学习的拔高——这其实是一个打破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概每一名设计师,都有过设计稿被老板/Mentor驳回,万般沮丧的经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助人迅速成长的机会。因为若我们对提交的设计稿满意,则说明其中的问题我们目前的眼光看不到;看不到,则是由于现存的知识盲区。

这种时候,我会在会后复盘在沟通时匆匆记下的笔记,将需要修改的地方标记成To-do list的样式,然后逐个完成。

关于学习方法,还有一个题外话,那就是学习时的专注。若是尝试理解比较难的东西,我一般会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放在一边,等学习完成再拿出来。另外,环境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若座椅、灯光不舒服,都会影响到学习状态。如果身体状态感觉不好,我一般会喝一些咖啡(现在发现绿茶的提神效果也非常不错)。天哥提到过一个技巧:喝过咖啡之后,大约过二三十分钟才会开始有提神的效果,所以这之前的二三十分钟可以用来休息。

问题三:你认为设计师怎样才能进入好公司?另外一个问题,你觉得修改简历作品集有方法吗?

在这个问题上,天哥本人是最有经验了。要是让我班门弄斧说说自己体会,我认为主要在于两个关键点:机会和实力。而实力本身,又包含两个子关键点:作品集和沟通能力。

先从「机会」说起。大厂一旦有岗位放出,收到的简历是铺天盖地,于是对于求职者而言,「内推」的作用便不容忽视。尽管内推未必能保证HR会优先考虑你的申请,但至少能让你的简历被看到。现在在美国还有一种说法「the hidden job market」,说的是有些空缺岗位并不会直接在网上公开招聘,是需要通过人际间的交往了解到。于是,不管是寻求内推,还是知悉非公开招聘的岗位,可以看得出来,多多与同行进行交流,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机会。

其次是「实力」。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终让人获得offer的,是在作品集中展现的设计能力,以及在面试中表现出的沟通能力。设计能力自是不必说,这就是我们进入公司之后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而沟通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一个用户体验设计项目不是依赖于不同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于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设计理由」「如何让老板/同事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甚至「如何协调在项目中产生的冲突」,都是我们必须修炼的沟通课题。

从作品集的修改来说,我自己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作品集也当成一个用户体验设计的项目来做。既然是做UX项目,那就用「Design Thinking」来做全套——经历「共情」「定义问题」「构思」「原型」「测试」「落地」这些阶段,便能「以招聘官为中心」地发掘出作品集的可改良之处。

在「测试」阶段,我喜欢用一个「彩虹图」(Rainbow Spreadsheet)来记录作品集的可用性问题,同时按照问题的严重性从高到低去解决。

在请人帮忙看作品集的同时,我也采用一些非介入性的方法测量作品集的可用性,从而改进其质量,这里我用的工具主要是Hotjar。Hotjar价格比较贵,但免费试用期有14天,而这14天的数据采集正好能满足我的需求。为了有较大的访问量,从而让洞察能从数据集中涌现出来,我在LinkedIn和一些 Slack 群中拜托了网友去「随便看看」。下图是我采集的网站首页中鼠标停留的热点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五、第六个项目获得的用户关注很少,甚至少于第七、第八个,哪怕它们的位置更靠前。分析原因,可能是视觉上的吸引力还不够,而下方的两个项目,因为采用了更好看的插图,所以吸引到更多关注。这一发现便被我记录在彩虹图中,指引接下来的改进。

正如绝大多数的产品项目一样,作品集也是一个「持续迭代优化」的项目,因此时常更新、时常收集反馈都是不可不做的事情。

问题四:能聊一下你为什么要去美国学习吗?这段时间你经历了什么,想象起来应该很“痛苦”或“麻烦”。

有句老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说的是打好基础,有助于长远的发展。自从三年之前决定转行做UX,我一直希望能在专业上精进。而UX是一个交叉领域,涉及到设计、心理学、工程学、计算机技术等许多领域的知识,所以我希望在职业发展初期,接受一次集中、专门的培训,快速地打一打在这个专业的基础。

UX行业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大厂,例如谷歌、Facebook等,另外也有一些探索不同形式用户交互的先驱,例如特斯拉,这些大厂的总部都在美国,也汇聚了大量UX领域的前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前往美国学习,是最大化接触到这些大厂和前辈的机会,这也是我选择去美国学习的初衷。

近两年以来,由于大量各路精英转行,外加美国相关政策的影响,UX领域的硕士项目申请人数激增,而录取名额却反而减少,最终导致申请的竞争难度急剧增大。在留美论坛「一亩三分地」上,记录了去年一位申请者的铩羽情况:

“清华/北大本科,托福110分,GRE331分,有CMU HCII教授推荐信”

这样好的申请条件,结果申请的一线院校全军覆没(来源)。惋惜之余,我自然也为自己的申请暗暗捏了一把汗,只得如履薄冰,勤勤恳恳地提升一些能提升的条件,例如考好托福、GRE,好好打造作品集。如下是我的申请时间线:

  1. 2018年3月 考到托福111分
  2. 2018年6月 完成作品集中两个主要项目的长图版
  3. 2018年9月 考到GRE 330分
  4. 2018年10月 返回母校开具中英文成绩单
  5. 2018年11月 联系好愿意写推荐信的老师
  6. 2018年12月 完成第一篇PS、作品集网站
  7. 2019年1月 完成其他PS、作品集PDF版
  8. 2019年2月 面试
  9. 2019年3月 收到录取结果

申请准备的过程,如同攻克一个一个的大关,每一关的渡过,都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比方说作品集中的两个主要项目,第一个项目 Lighthouse 围绕解决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难题,是一个完整的UX项目,我花了整整八个月时间来做,其中前期的用户调研就访问了来自三个大洲、八个国家的目标用户;而原型部分,更是经历了20余次迭代。

问题五:你怎么看当今中国女性的职场问题?

在职场中,女性获得的薪资水准整体来说比男性低,而管理层亦是男性数量远多于女性,在中国和美国都是如此。自然,这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也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具体说来,关于「女性的职场发展」,最受关注的问题莫过于生育。在做 Lighthouse 项目时,我采访到一位纽约的创意总监(女性),她坦言,生育孩子的那几年,她的职场发展几近停滞,而重归职场时,一切又得重新开始。

这位受访者给我推荐了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 Sheryl Sandberg(女性)的一本书Lean In,其中有个观点我很认同:我们理想的未来,是创造一个大家有得选的环境——想要追求职场发展的女性,能有发展的机会;而想要照顾家庭的男性,也能有回归家庭的社会支持。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操作,是在职业上寻找对女性更友好的雇主,而在家庭分工上,和自己的伴侣做好协商。实际上,就职场发展而言,弱势群体有许多,「女性」这一性别特征可能导致弱势,而性取向、年龄、种族、宗教信仰等都可能在一定环境中成为某些人群「弱势」的原因。自然良禽择木而栖,选择对自己更友好的环境十分必要。

从家庭角度来讲,两人共同经营一个家,犹如合伙做生意,投入的资源是时间、能力,产出是家庭共同的经济基础、健康快乐的孩子以及两人退休后较高的生活质量。从这个视角来看,如何安排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共同产出的最大化,并不全然是性别的论题,更多是经济的考量。

问题六:你怎么看 Mentor(导师)这个角色?延伸问题:你觉得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导师?

导师在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曾在一篇博文上读到这样的定义:Mentor(导师)就是给你的职业发展带来指引(guidance)和启迪(inspiration)的人。

在我的交互设计职业发展之初,有幸遇到天哥作为我的Mentor,学到了「设计思维」「价值主张设计」等UX设计的核心方法,更是把一些「错误思想」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譬如,第一版原型就想做炫酷的视觉和动效…)。

前面提到,UX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领域,而其中的许多方法也仍在发展当中,于是比起自己默默地摸索,更有助于成长的方式是向Mentor学习。

几乎每个职场新人,在进入第一家公司的时候,都会有分配的Mentor,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除此之外,就是自己留心寻找了。在金蝶工作时,就有其他部门的设计同事,主动申请参与我们部门的晨会,以此为契机向天哥学习,这便是在公司里寻找其他部门的Mentor。公司以外亦有机会,可以通过参加行业会议、本地的同行聚会或者在线社群(微信群、Slack群等)来结识。现在 LinkedIn 有一个 Career Advice 服务(官网介绍),善加利用也是不错的机缘。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寻找 Mentor 也无需拘泥于「交互设计」这一个专业方向。一方面,不同路径的职业发展在本质上有一些共通之处;另一方面,从另一个专业的角度看问题,常常也能带来新的启迪。

另外,Mentor也可以是与自己同期甚至是后来这个领域的朋友,因为人各有所长,譬如在金蝶时,邻座的视觉设计师苏子就教给我许多 Adobe Illustrator 的技巧,至今都让我受益。

问题七:在华盛顿大学具体学什么?能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吗?

在华盛顿大学读的专业是 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简称HCDE,一般翻译为「人本设计与工程」,可以说是一个把学生培训成职业UX设计师的项目。系里的老师曾做过一次统计,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家的职业一般是这些:

HCDE毕业生的主流职业

可以看到,HCDE的毕业生中,做得最多的职业是UX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和用户研究员,其次是软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从就业导向也可以看出,项目主要围绕UX设计和UX研究,教授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涵盖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美术、公共政策、大众传播等。

HCDE是一个两年的项目,要求修满48个学分才能毕业。作为留学生,一般需要每学期修8-10个学分,即三到四门课。在项目的第二年,学生开始做自己的毕设项目(Capstone Project),一般是和企业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UX设计项目。

除开日常的教学之外,系里老师还帮学生联系到一个 Microsoft Mentor Program,即邀请微软的员工定期为学生提供一些职场发展指导。华盛顿大学与微软总部同处美国西岸城市西雅图,因此在地理位置上有一些便利。

问题八:从你的角度看,我的公众号哪些地方不好?

天哥公众号里的文章,有丰富宝贵的经验之谈和洞察思考,每次读起来都有一股清爽畅快之气。若是让我来做一个公众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做到这样水准。如果说非要鸡蛋里边挑骨头,那我就把这当成一场「自助式」的可用性测试,报告一下我作为单个「用户」的使用体验。

公众号的内容相当丰富,新读者也日益增多。对读者来说,接触公众号文章的途径,一方面是每次的推送,另一方面就是点进公众号,阅读以往的文章了。在公众号首页,有一个非常醒目的导航栏,其中有三个栏目:「高点击的」、「回顾文章」和「关于我」;下方则是最近的三篇文章与一个「全部消息」的按钮。

「高点击的」这一菜单栏,估计本身也会获得「高点击」,因为人都会想要优先看看「精华帖」。作为公众号的头号粉丝,我也常常点进这里,看看是哪些文章最得喜爱,于是乎重新再细细品读一遍。

轻触导航栏中的「回顾文章」,便会看到一个选择菜单,包含「三月四周」「四月一周」「四月二周」三个选项。

作为公众号的老用户,我自然对天哥的往期文章差不多「如数家珍」,说到某个月某一周,大致还记得是哪些文章。不过要是新读者,可能在看到这个菜单时,会不知如何选择是好。从这个角度来说,若我是新读者,可能会希望文章按照话题分类,然后根据话题分类进行导航。

好了,以上是对高慧琴对8个问题回复,能阅读到此的同学,都非常厉害。如果你想问高慧琴其它的问题,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哟!

高慧琴的学习途径链接

1 Interaction Design Specialization系列课程: https://www.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interaction-design

2 SkillShare网站: https://www.skillshare.com

3 Medium网站: https://medium.com

4 高慧琴的豆瓣书单: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153826458/collect

5 高慧琴的 Goodreads 书单: https://www.goodreads.com/review/list/74943684-kathryn-gao?shelf=read

© 2022 Xiaoxiao’s Weblo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