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小圈子●大社交》

  从今天开始,要把博客拾起来了,打算增加读书摘记这个栏目,不定期的推荐一些书。下面这本《小圈子●大社交》是一本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和用户研究工程师看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用研数据,对于互联网产品的如何引入SNS的概念有着非常详细的解释和观点。特别有意思的是,和新浪大V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书认为普通小圈子对信息的扩散影响力是超过大V的,大V只是起到了加速作用。推荐各位购买!以下为书摘,请选择性接收。
 
  • 我认为追求完美反而无法实用。
  • 状态的更新通常表明了某人的社交意愿,而且他人也往往会对更新的内容进行回应,表示喜欢或发表评论。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更新的内容,而是想要发出社交信号,试图与他人建立联系。
  • 相比男性,女性更喜欢通过交谈来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女性谈话主要是为了构建和维护她们的社交网络,男性则往往谈论他们自己或自己了解的事物,以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 研究人员在分析人们乐于分享的动机时,发现这一动机往往都是帮助他人。分享是一种不求回报、无私的行为。对很多人来说,让别人觉得自己有用非常重要,所以他们会分享自认为对他人有价值的内容。这一点在人们分享于自己无益的内容时表现得极为明显。
  • 与他人的谈话会不断影响我们个性的塑造和完善。我们的价值观可通过与家人、邻居、教友、同事等人的谈话得到传播,同时也会受到与我们共处的人的影响。
  •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将这些谈话描述为:谁跟谁在做什么;这件事情是好是坏;谁参与其中,谁没有,为什么。
  • 人们希望分享的并不是事实,而是感觉。
  • 积极、包含信息、令人惊讶或有趣的内容被分享的次数更多。
  • 没有情绪感召力的内容,例如只会使人感觉舒服和放松的内容,则不会被人们分享。公共卫生信息倘若能够引发大众焦虑而非悲伤,可能会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 据Keller Fay公司估计,人们一周会聊到约70种品牌,平均每天10种。策划营销活动时,我们需要了解这种涉及品牌的谈话的偶然性。
  • 临近万圣节时,由于周围环境中橙色居多,橙色商品如Reese牛奶巧克力豆、橙汁汽水)会成为人们的首选。
  • 研究表明,我们固定的交谈对象有7到15人,而绝大多数的交谈是跟当中最为密切的5个人进行的。我们80%的交谈时间都花在了固定的5至10个人身上。
  • 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利用社交网络,主要是为了加强与交往密切的人的联系,其次才是与关系较为疏远的人来往。
  • 社交网络的三大定律。第一大定律为扩大(growth)。生活中,人们不断结识新人,社交网络也因此扩大。我们一般都会维持与熟人的联系,同时结交新人。比如在Facebook上,我们添加的好友多于删除的好友,好友数因此而不断增多。第二大定律是优先结交(preferential attachment)。认识人多的人往往会认识更多人。相同条件下,我们会倾向于同交往人数较多的人来往。第三定律是匹配度(fitness)。一个人的匹配度可表明他人与其联系的意愿。匹配度的高低与一系列因素有关,如信誉、忠诚度和学识等。匹配度越高的人,人们越乐意与其来往,而且与其来往也越频繁。
  • 该群体的人数一旦超过150,我们就可以看到反社会行为,因为会有人做出违背群体最高利益的事情。
  • 信息是通过某一独一无二的个人在彼此独立的朋友圈间传播的,……社交网络是由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朋友圈子所组成的,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策划营销方案与传播信息时,应着眼于众多的小朋友圈子,而不是去寻找一两个有影响力的个人。
  • 每个人同他人建立联系,中间平均只需6.6人。
  • 策划营销活动时,应当把重点放在能于朋友、朋友的朋友间传播的内容上。但是,不能期待首次接触营销内容的人会迅速将其传播给三度以外的人。这就是要在众多小圈子内发布营销内容的原因。
  • 要想获得营销上的成功,应针对你认为最重要的那一类人际关系进行设计。
  • 我们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这些人往往都是我们的强联系。围绕强联系将出现新的工具,并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
  • 弱联系处于社交圈的外围,这就意味着相比处于社交圈中心的强联系,他们的来往对象背景更为丰富。他们通过这些人会获得更多的新信息,因而他们往往比强联系知道得更多。
  • 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极为重要。为此,可让对方知道有双方都认识的人,或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或者告诉对方信息的来源。
  • 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应该寻找对营销内容感兴趣的普通人,而非所谓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
  • 考虑如何降低人们的接受门槛。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通过他们的好友将你的产品或品牌介绍给他们。Facebook上的“赞助内容”(Sponsored Stories)就是根据这个方法推出的。另外,还可让同一个圈子内的多个人反复提及信息,以使信息得到强化。
  • 富有创新精神的核心人物决定了新思想的传播进程,追随者式的核心人物则在确保观点被大众接受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社交圈由诸多相互联系的小圈子构成。获得广泛传播的思想,其传播的起点往往是普通人,而非有巨大影响力的个人。如果思想的传播可由“有影响力的人”发起,往往会传播得更广,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 人们会根据周围人开的车来决定自己买什么车,而不会去在乎这些人的特质。
  • 东方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而西方文化则看重个性发展。假设你向成长于东方文化环境的人和生长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的人展示同一张风景照,前者讲述得更多的是照片的整体景色,而后者则会更多地谈论其中的具体事物。
  • 人们往往不认识自己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却会在行为与决策上受到这些人很大的影响。
  • 比起世界知名的癌症治疗中心,癌症患者更相信自己已认识多年的当地医生。
  • 实际上,专家在预测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事时,表现要稍好一些,但80%的预测都不正确。有关金融业的研究也表明,只有20%的投资银行家在预测股市行情方面称得上是高手。
  •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做决策,就必须重点关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各个部分本身。
  • 大脑天生就能预测,其预测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大脑皮层存储记忆,然后利用记忆来预测未来。随后,大脑观察实际发生的事情,衡量和记录预测和事实间的区别。在解决问题时,大脑本身不会给出答案,而是从记忆中检索解决方法。我们情绪的起伏波动并非出于本能,而是潜意识发出的信号。对于大脑做出的预测,我们基本上不会意识到。
  • 一项购车调查发现,利用意识脑的人有25%的可能买到最满意的车,而利用潜意识脑的人买到最满意的车的概率为60%。换句话说,理性的意识脑作出的决策不如潜意识脑以及随机作出的决策。
  • 传统销售漏斗模型建立在“人是理性的思考者”这一观点之上,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做决定时,占主导的是情绪,而非理性。
  •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超市摆放了一个果酱柜台,先后放置了24种果酱和6种果酱。在前一种情况下,路过柜台的人停下来看的占60%,而实际购买的只有3%。在后一种情况下,路过的人当中停下来看的仅占40%,而购买的则达30%。选择多样有利于吸引人们的注意,但不利于最终的销售。另一项有关养老保险的研究发现:若给人们提供95种选择,约有60%的人会投保;若只为他们提供两种选择,投保率就会升至75%。宝洁公司曾将旗下海飞丝产品的种类从26种减到15种,结果发现产品的销量增加了10%。通常,选择越少越好。
  • 改变人们的态度极为困难。首先促使行为的改变,然后再引发态度的转变,这样做要简单得多。行为的改变大多会导致态度的转变。
  • 一条广告平均需展示27次才能被人记住:九条广告中,只有一条会被人注意到,而且人们需将其看过3次才会记住,所以一条广告要想被注意需展示27次。
  • 网购时,79%的人会向自己的强联系征求意见。事实上,由于不信任营销人员,比起来自企业的信息,人们更看重来自陌生人的信息。询问5000个人他们想从商业网站上了解什么,64%的人最想了解“用户打分和评论”,之后才是特惠物品和价格比较工具;49%的人则表示想看到更多的顾客评价网购时,79%的人会向自己的强联系征求意见。事实上,由于不信任营销人员,比起来自企业的信息,人们更看重来自陌生人的信息。询问5000个人他们想从商业网站上了解什么,64%的人最想了解“用户打分和评论”,之后才是特惠物品和价格比较工具;49%的人则表示想看到更多的顾客评价。
  • 企业要想提高顾客忠诚度,就应把重点放在建立信誉上,而不是通过航空积分换里程等活动来度量与人们打交道的次数。记住,人们的决定主要依靠情绪脑做出,而像航空积分换里程这样的活动则是直接针对理性脑的。
  • 打扰式营销主要存在两方面日益严重的问题。第一,受到打扰会让人觉得很不愉快,但人们受到打扰的次数却越来越多。第二,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有限。由于争相吸引人们注意的营销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实际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人们可获得的信息飞速增加,通过扩大传播来获取关注的方式已不再可行。
  • 商业活动围绕人和他们的朋友展开时,过程就会更为顺利。这种转变将改变我们对营销的看法,让我们不再寻找“有影响力的人”,而是关注相互联系的朋友。
  • 人们之所以分享信息,是因为它可让生活更加容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人脉并塑造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 2022 Xiaoxiao’s Weblo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