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运,再次看到了测试中的新网站。这次ebay新版的内测页面很清爽。
-
Ebay测试中的新首页
-
如何提高悟性?
转载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802253554
某些喜欢哲学的同学可能认为哲学就是理论,而我认为哲学是那些哲学家产生哲学思想的能动性,灵活应运知识的能力。这是一种悟性。虽然我喜欢告诉你们理论,但是,我没有理论。迫不得已,我只能告诉你们如何提高悟性。虽然,这个可能看似跑题了,可是这是我的一个初衷吧。我只能告诉我的一些经历或者有限的观察吧。
1、想玩什么就玩吧,如果有人反对,你应该告诉他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你玩够之后,你就不会玩了,你会心平气和的考虑应该做一些事情。人生重要的是觉悟,玩的不要上瘾、上头会好点。
2、人生不可能脱离欲望而存在。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比如饮食,就是最基本的欲望。如果你没有欲望,你如死灰。我们重要的是,应该意识到,我们的欲望如果过度,那么过犹不及。
3、运动可以消除郁闷,身心健康。但是在运动中过分的争强好胜,可能导致身心疲惫。当然,一般的现代人,相对缺乏运动。
4、素食主义的好处,不可低估。喜欢吃肉的人,可能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可能在大量的工作生活中,身心疲惫,需要吃肉以泄愤怒的情绪。
5、你的心里,不应该装着太多的事情。装的多了,你就会心不在焉,何谈悟性?
6、古人认为神通气通,其实人的精神受思想的影响,任何的思想都可能导致你的身心受到打击。
7、如果你不幸受到打击,那么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应该想开,让自己心平气和。
8、思想决定你的精神,精神不好会导致你生气什么的,长久的生气,或者抑郁什么的,你的体内的气质会凝聚成物质,这个在西医检查上可以看到物质疾病。而一旦到了这一步,你不光要看病,还有运动,还有思想想开。
9、年轻的人,精气神充足,身心健康,乐于求知,但是,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争强好胜,比如在辩论、比赛中非要求胜,而不是求知、交流。年轻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关心、关注他人。当然,首先应该是你最喜欢的人。而在爱情当中,我看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分干涉爱的人的自由。年轻人一方面喜欢追求自由,另外一方面却又干涉自己所爱的人的自由,这个比较矛盾,是不理智的情形。 释迦牟尼有一句著名的话是:“尽可能的帮助你喜欢的人,不计回报” 。这个应该成为大多数人的信条。
10、如果你有各种各样的观念,那么,你最好把这些观念想得没有,就是融会贯通。过多的观念会导致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缺乏创造性。
11、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其实,大部分由小时候的经历所形成,比如父母的吵架、离异、虐待等情形。小时候形成的这种阴影,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人生经历,因为年轻人的欲望过多,所以,导致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行为的根源来自哪里?所以,年轻人多应该多给自己一些静心思考的时间,回顾自己的过去,小时候,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你如果想不清楚,你应该找你信赖的智者解开你心中的谜团。如果你羞于问人,那么你应该在互联网上匿名问陌生的人。这个社会,会有好多好人,其实一般的情况是,没有你的亲人好,只是你没有想开,你看到问题的一个侧面。
12、我们的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看样子,但是,应该明白,过分的跟风,你永远是一个跟风者,自己不断思考之后,应该有主见。
13、世界是内心的折射,爱情这东西,也不例外。我们长大所爱的人,其实就是自己小时候喜欢的人的影子,或者是弥补心理的缺陷。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一方面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另外一方面,应该试图找到自己的心理根源。心理的问题,就是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时候,也许在几十年之后,缘分来临,它会生长发芽。
14、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首推爱心,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是,爱心是你幸福的源泉,你真正的智慧也由此诞生。不过宗教的问题,过犹不及,自己思考交流领悟是好的。你可以不信宗教,但是你不可以没有爱心。你可以不盲目崇拜任何人,但是,你不可以不觉悟。
15、“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是好的,但是别人着急,自己也着急,可能乱成一团麻。需要用心把握。
16、我们的思想上有过多的压力、负担,可能导致你的智慧下降,我们虽然不可以掩耳盗铃,但是应该去观察化解它。它的根源来自哪里?
17、会有好多的人迫于生计,努力赚钱,但是,金钱买来的,不可能是真正的快乐,但是,过犹不及,你不可能说金钱完全没有用。我在电视互动节目看到,有人说:“你有钱怎么啦,你有钱可以买来爱情吗?可以给我幸福吗?”。人的幸福,基于心理的因素,是心灵的沟通,如果你不真心关注他人,你很难走入他的内心。
18、如果你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不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你自己困难的时候,你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
19、我们的自卑,常常源于我们的欲望。获取尊严,其实也是一种欲望。光注重自己的面子,忽视对他人的关注,可能导致自己越来越没有面子。
20、 我们的工作、学习的压力,也是源于一种欲望。
21、最初的欲望的形成,是观念造成的。比如有人没有谈过恋爱,认为恋爱是幸运的,但是,实际让他面对的时候,他可能会看到不幸运的一面,比如结婚的女人会生气、唠叨、甚至想离婚。一般的人在说自己的时候,容易说他自己幸运的一面,而不说自己不幸的一面。比如打牌,会说自己赢了多少,自己输了,压根不提。还有的女孩子,会炫耀自己的男友。其实,这些事情也是无可厚非的,人一般都是希望自己心态平衡一些,所以,他常常会在潜意识中过滤自己不幸的一面,会回忆美好的经历。这是一种自卫的机制。但是,旁观者,旁听者,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
22、说了一大堆,我自己最大的经验是【运动】和【素食】。当然,只是我个人的体会。
-
不解盛大电子书为什么做得如此之
传言是蒋介石的曾孙蒋友柏开的设计公司设计的。
盛大文学电子书产品Bambook(锦书)
Bambook正面
Bambook背面
-
毕业后如何进大公司工作?
近期收到了一些即将毕业或还未毕业的同学的邮件,有同学写的很感动,也问了我一些问题,我想还是写一些东西吧(毕业太久的同学就直接忽略过此文章)。关于职业类的相关问题,我可能根本没有什么说服力或代表性,有些HR或职业经理人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同学们可以先看看唐总的“推”,还有林总的“推”。我这儿仅从一些个人的角度看一些职业问题,希望能给到部分同学一些参考。
问题一:我是毕业生,能参加校招吗?
拿到毕业证以后就不是学生了,再也不能参加校园招聘了。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思路要转过来,离开了学校,就再也不是学生了。所以,珍惜眼前。
问题二:如何向大公司投简历(如何进入大公司)?
第一要先看看大公司招聘的职位要求符合不符合。比如有要求写英语六级,那么四级的就不要投了,会浪费双方的时间。第二要再看一下,是不是非常符合。因为你符合,也不代表你有机会,可以看看那个《Do You know》系列,因为很多人和你一样符合这个职位。第三是经验。大公司需要有行业相关经验,如果是毕业生的化,自我感觉达到要求的,可以投一个简历试一下。
这里要说一下简历,见过不少同学写项目经验。比如:“某某广告脚本用户研究项目(参与)”。这样的写法很简洁是不错,但针对于面试官来讲。并不知道具体做了这个项目的哪一个环节。可以列出来参与了具体什么工作,在项目中发挥了什么角色,对结果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是参与就简要列出来,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诚实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是负责就要写的详细一样,不要扩大事实,是什么就列什么。列项目经验的目地在于你在项目中到有没有实际的能力及经验提升。如果有对结果的影响可以适当列出来,刚毕业的同学参与和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项目应该不多,如果有就更好。
最后想说一些简历的细节问题。比如有同学写电话13600001111,这样写没问题,个人认为较好的方式是写:(北京手机)136-0000-1111。因为面试者在拔打你的电话时有很多场景,这样多一个描述不会差。细节之处见功底,各位同学要多用心。
问题三:进公司后如何站得住脚?怎么和领导同事相处?
很多校招的同学进来后大都是做基层员工,也是一线员工。如果说站得住脚,就是在一线工作的能力(或专业技能)。首先自己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比如我第一年过了后要做到什么程度,和同事相比差距要缩小到什么程度。了解业务知识,熟悉专业技能肯定是第一步要做的。其次呢,至于其它的,基本上以技能为基础了。
和领导、同事相处不难。开放心态,坦诚沟通。(不过坦白讲,有时候我也做得不够,或许是个性的问题,要改。)领导和同事做的事情不一样,领导和同事其实都是同事,只是一个是汇报对像,一个是沟通对像,但同时,两个角色都是学习的对像。针对于领导,需要及时汇报工作,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要和领导讲;针对于同事,要多学习,多沟通,相互弥补不足之处。一般来讲,进大公司后会有相应培训,这方面比我说的好多了。
问题四:我很喜欢交互设计(产品设计),如何能进入大公司做?
首先大公司是针对在校学生是有校园招聘的,各位同学可以在大三(研一)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关注这些信息了,不要错过校园招聘。相对于社会招聘来讲,校园招聘的要求较低一点点。有朋友说面试过一些大公司,但都由于工作经验欠缺而统统落拜。这里我是这么看的,既然目标是希望进入大公司,而大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是要相应工作经验,那我们不如换个思路,先去小公司做一段时间,做到一定程度后,再往大公司投简历也不迟。毕竟,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不必拘泥于眼前的得失吧,有可能在一年、两年后还能在大公司有一个更好的机会。我遇到最多的情况是:在现有公司做的不顺心、不爽,抱怨一堆,想逃离到大公司的居多。其实这样挺尴尬的,能在困难的环境中把事情做好,也是一种能力。
大公司的校园招聘大多数也会招一些优秀中的优秀生。有同学多少向我抱怨不少,感觉到不太公平,为什么大公司不多招一些普通毕业生?这个问题我想也挺简单的,看电影选座儿的时候,都想选一些中间和靠后的位置,前面的和左右太偏的位置选的少,一样的道理。
另外一点是人脉,现在年纪越来越大,越发感觉到这一点挺重要的。有时候要找个人帮忙,很无奈没资源。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话一点也不假。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同学们可以多和在职的交互设计师啊,产品经理多沟通,多请教,说不定哪天在外遇到个困难,也能帮得上忙。很欢迎大二、大三的学生和我交流,多认识一个朋友,也多一个机会,不是吗?
问题五:现在我要看什么书合适?
如果希望从事Web方向的交互,可多看看Web类的设计书籍,多多益善。UCDChina上也有很多推荐书,都可以看看。书仅仅是代表过去一个时代的经验沉淀,就算是学不到什么,能把《Web设计禁忌》、《Windows Vista 指南》这样的东西背一遍,也是不错的。
下次面试,还真想考一考《指南》。
好了,差不多了。其它同学或朋友有什么想问的,我这儿统一收集一下,下次继续解答。
-
我的咕叽咕叽2010.06.17
1、乱。我的生活已经完全被小家伙打乱了,不光是博客写的少了,其它方面也多少受到了影响。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家长在身边,不知道能第二天能不能撑的住。以前搞不明白,为什么家里有孩子要请个阿姨,现在终于懂了。2、会。上个周去杭州参加了一次UED周末会,见到了很多朋友。有点感觉像网友聚会了,不过这样的交流好,整个圈子再大一些,卷入的人更多一些好。同时穿着腾讯的文化衫大摇大摆的在淘宝办公区呆了一会,多少有些担心,但淘宝人的热情,真的让我感觉到了开放。图文报道一、报道二。
3、聊。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还见到了飞飞,曾经一度让我似为精神追求方向的视觉设计师,始终在做着一些总也无法让我超越的事。和他们聊了很多,也聊很晚。几个朋友从神交到面聊,无不感觉到亲切和自然,从UI到产品,从电商到最近很火的团购,并不是海阔天空的侃。感觉不一样的是,阿里人都充满了激情。激情,可能是整个阿里最值得我学习的。
4、微博。这一段也在体验腾讯微博,在微博上交流似乎和IM上不太一样,上次和一个哥们拼了两句,发现各自都站了各自的立场上讲话,后来握手言和。欢迎各位朋友来收听我,140字的讨论也很有意思。t.qq.com/xiaoxiao
5、Ipad。没忍住,买了,还下了一堆的应用程序。认真的看了一下Ipad的Guideline,发现很多的应用程序并没有遵循指南,但一样也能卖的很好。对比起Iphone的Guideline,Ipad的似乎有些草率。Apple也不是一成不变,遵循单任务的体验,也随着OS4开始变了。
6、上午和岳母吃饭聊了一件关于AA的事。大概是这样的,老婆加入了一个2月妈妈群的AA饭局。岳母不满意的是AA的时候算上了她和另外一个老人。在她的意识里,老人是带孩子顺便吃个饭,并不属于AA中的一份子。而妈妈们的一些行为和作法,让她感觉到了淡漠和不被尊重。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AA或是妈妈们所刻意制造出来的,也不是深圳人的行为,应该说是社会的压力、还有中国传统习俗、包括价值观的缺失都或多或少是原因吧。在整个过程中,我认为传统的教育中,对长辈的尊敬、谦让慢慢的退去,或许是现代人的悲哀。
首届UED周末论坛(苏杰、臭鱼、吴舜、我)